在城市中穿梭不息的公交
正化作流动的城市展厅
向羊城讲述南沙的青春故事
谷锦网
△点击查看视频
近日,一组身披“青春图南,南沙好YOUNG”主题形象的18米BRT公交车在广州市区B1线路上正式投入运营。这批主题巴士从天河体育中心总站出发,驶向鹿鸣山总站,贯穿BRT全线,成为展现南沙城市形象的移动地标。
流动城市展厅
南沙风采集中呈现
公交车作为城市毛细血管般的流动载体,是城市品牌与市民群众重要的情感连接场,通过“一车一主题”的全方位形象展示,南沙的城市面貌与发展成果被转化为富有感染力的视觉符号,让城市魅力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融入广州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。
小南在B1线路看到,“青春图南,南沙好YOUNG”系列主题巴士聚焦南沙实施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,策划了“战略引领·南沙担当”“文旅融合·南沙风采”“农品臻选·南沙滋味”“汇智聚力·南沙未来”四大主题,全方位呈现了南沙的独特气质和澎湃活力。
据了解,B1线从天河体育中心总站至鹿鸣山总站,贯穿整个BRT线路,途经石牌桥、岗顶、师大暨大、车陂、黄村等10余个核心站点。借助BRT公交高频次、广覆盖的传播优势,日均精准触达超1万人次,受众覆盖通勤族、学生、商务人士等多元群体。
四重奏鸣曲
传递南沙最强音
战略担当:湾区之心的宏伟蓝图
“战略引领·南沙担当”主题巴士以浅蓝色为主调,车身上“推进‘五港联动’,奋力打造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”“支撑现代化新广州建设,发力做强南沙重要增长极”“南得英才,创享英才”“重大战略看南沙,发展机遇在南沙,创新创业到南沙”“相聚湾区之心,共赴图南之志”“携手港澳,共建世界级湾区,发展最好的湾区”“建设年轻的城,服务年轻的人”等七句代表性标语格外醒目,系统勾勒出南沙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。
作为承载厚望的战略平台谷锦网,迎来建区20周年的南沙,坐拥国家级新区、自贸试验区、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“天时”,占据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“地利”,兼具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、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等“人和”优势,正以昂扬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。
接下来,南沙将乘势而上,高位抢抓国家“十五五”规划战略机遇,深度融入大湾区“一点两地”建设,以“立足湾区、跨越湾区、引领湾区”的雄心,着力打造开放、科创、产业、人才和宜居的高地。
文旅风采:羊城新八景的滨海浪漫
“文旅融合·南沙风采”主题巴士将新晋“羊城八景”——“南沙旭日”的秀丽风光搬上了车体,集中展示了南沙天后宫、蒲洲花园、南沙滨海公园、南沙湿地景区等著名旅游景点,彰显了南沙依山傍海的城市面貌和向海图强的探索精神。
一直以来,南沙持续发力打造“浪漫港湾”城市IP,深耕本土文化资源,推动文旅融合,不断创新活动形式,丰富文旅产品供给。从激情四射的“区BA”到活力绽放的2024广州南沙(湾区)半程马拉松赛,从万人狂欢的音乐秀场到一线海景的慧谷生态堤(慧谷超级堤),年轻的港湾正成为这座新城的精彩缩影。
现今,南沙正以开放、年轻、成长的姿态踏浪赶海,建设“20公里美丽海岸线”,培育南沙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。未来,南沙将持续完善区域基础设施,提升空间品质,增强城市综合服务能力,擦亮“广州最美海岸线”招牌。
农品滋味:鲜美南沙的舌尖诱惑
“农品臻选·南沙滋味”主题巴士则将南沙的鲜美特产一一呈现。车身上,南沙青蟹、玉露蜜瓜、新垦莲藕等特色农产品共同绘就一幅“一川蕉林绿,十里荷花香,千池鱼虾跃,万顷碧波流”的田园画卷。
当前,南沙正依托区位、资源和产业优势建强农业“四梁八柱”,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。
地处珠江出海口,南沙拥有广阔的咸淡水养殖区,水产养殖面积约9万亩,连片千亩以上池塘超3万亩,渔业年产值近50亿元。
依托这一天然优势,南沙正聚力打造省级十亿元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,青蟹、鱼苗、观赏鱼三大品类率先跻身首批名单,撑起渔业“金字招牌”。
其中,“南沙青蟹”凭借“壳薄、肉多、味美”的特质畅销海内外,当前总产值已跃升至近15亿元,成为联农带农的典范;鱼苗产业实力同样强劲,全区共有21家发证水产苗种生产单位,涵盖鲫鱼、草鱼等35个品种,产值约1.6亿元;观赏鱼产业依托“1+1+2+N”模式快速发展,全区20家养殖主体年产观赏鱼超4000万条,产值突破2亿元。
与此同时,立足绝佳的地理及气候条件,南沙还积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,玉露湾大蓝莓、“红宝石”番石榴、佳丽蕉等水果已成为南沙特色“IP”。其中,玉露湾大蓝莓平均果径达18mm+以上,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蓝莓的2.5倍,年产量近400吨,产值约1500万;番石榴一产产值达2.9亿元,先后带动了超5000户农户参与种植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致富果”。
人才未来:青春之城与年轻之人的双向奔赴
“汇智聚力·南沙未来”主题巴士展示了南沙招才引智的诚意和创新。车身上,南沙为青年人才提供的优惠福利清晰醒目,向广大青年发出盛情邀请。
近年来,南沙依托自身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,创新推出全国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全周期增量政策——“青出于南”英才汇聚行动计划,截至今年九月,已在广州大学城、香港科技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等地开展宣介,累计吸引519名港澳侨青年、434名内地大学生报名实习,线上线下招聘会实际招聘7635人。
此外,以南沙创享湾为龙头,联动粤港澳(国际)青年创新工场、越秀iPARK粤港智谷港澳青基地等19家港澳青创基地累计集聚超1300家港澳企业(项目);“百企千人”实习计划已吸引近3000名港澳青年实习。
当前,南沙正积极开展“2025寻访揽才高校行”活动,将赴全国14城23所重点高校开展超60场招聘,提供近2万个岗位,力争3年内引进5万名大学生到南沙创新创业。
共迎全运
畅享湾区文体盛宴
值得注意的是,B1线路的始发站——天河体育中心,以及途经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,均为今年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重要赛事举办场馆。此外,主题巴士还巧妙融入十五运会的相关标语和提示音,将城市体育氛围与南沙形象展示有机结合,让市民群众在感受全运热情的同时深入了解南沙的城市风貌。
据悉,2025年全运会将在广东、香港、澳门联合举办,南沙也是重要的赛区之一。借十五运会东风,南沙正进一步提升滨海新城魅力,打造“精明增长、精致城区、岭南特色、田园风格、中国气派”的现代化都市。
南沙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办好十五运会,是南沙服务全省全国大局的光荣使命,也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机遇。我们将以此为契机,全方位、立体化推介广州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与开放门户的独特魅力,生动讲好高质量发展的南沙故事,让四海宾朋真切感受这座未来之城的活力与风采。”
“在市区看到了南沙的地标建筑,感觉特别惊喜!希望主题巴士能让更多广州市民群众看到南沙的美好。”国庆期间在市区游玩的南沙市民赵先生表示,“今年南沙体育馆完成升级,大湾区文体中心正式落成,这些可喜的变化也让我对在南沙举办的赛事充满期待。”
今年,十五运会将有两项赛事在南沙举行,分别是11月7日—10日举行的武术(套路)比赛和11月15日—20日举行的群众赛事活动网球比赛,欢迎广大市民群众前往观赛,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。
文字:张丁璞
图片:刘伟、文明南沙、资料图
视频:文明南沙
编辑:曹绎
校对:武姣姣
二审:梁思静
终审:李夏同
签发:李立志
出品:南沙区融媒体中心
投稿邮箱:nanshanet@126.com
(本文由“广州南沙发布”原创发布,未经授权,任何媒体、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。)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